❶ 紅軍長征都吃些什麼要快!
長征食譜
麥麵疙瘩湯 小饅頭+羊肉燴苤藍 野韭菜 野蒜 野芹菜 臭蒿子
牛耳大黃 豌豆苗 胡豆苗 蜜糖
雞蛋湯 白糖粥 豌豆苗湯 酸梅
小麥面 蘑菇湯 洋姜蛋蛋
炒米 中壩臘肉 青稞 牛皮帶
槍皮帶 舊牛皮鞋 茶膏 豆角
氂牛肉 茴茴草 松菌 馬鈴薯
清水煮樹皮 草根 羊肉 洋芋
黃豆 酥油糌粑 蒲公英葉子
苞谷 綠豆 宣威火腿
青稞面饅頭 紅燒豬肉 野菠菜
雞蛋掛面 糯米 臘雞 皮蛋
小米 南瓜 油鴨子 炒麥子
苞谷糊 油泡香腸 油煎糖餅子
玉蜀黍 桐油炒狗肉 蕨根
這是從各種回憶紅軍長征的記載中找出來的部分食物單子,有野菜,也有上好的臘肉。長征一路上從東南行軍到西北,沿途移風易俗,紅軍的胃口也在不斷地調整。
■長征中大家吃的是「包子飯」,就是按定量每人一包,菜也是一份。
在長征中,「吃」,毫無疑義是一個大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吃什麼」和「如何吃」。幾萬人馬,糧食自籌。在不同的地區,還得入鄉隨俗,適應新的飲食環境,甚至還得親自動手收割糧食,採摘野菜。當時擔任周恩來警衛員的顧玉平回憶說,長征中大家吃的是「包子飯」,就是按定量每人一包,菜也是一份。周恩來和他吃的都是同一種菜,一樣的分量。長征途中只有李德有專配的炊事員,其他領導人與士兵吃的都一樣。
最有意思的細節是南方的廚子到了少數民族地區全都一籌莫展。長征中擔任炊事員的大多是江西的老戰士,在此之前他們從沒見過青稞麥,也沒做過玉米飯,於是只好動腦筋、想辦法,學習新的做飯技術,於是炊事員每到宿營地,首先就忙著到處找碾子推磨。
紅軍自從進入黔藏地區,吃大米的機會就越來越少,這段路程紅軍多以苞谷、青稞麥為主食,一直到了渭河南岸,才吃到久違了的大米。
■飲食趣事
有一個用行政命令解決水土不服的故事:長征剛到藏區時,部隊里主要吃的是酥油糌粑,這是一種把青稞麥炒熟後磨成粉,用酥油拌和,盛在木碗里用手抓著吃的食物。開始,來自江西、湖南等省的紅軍戰士都吃不慣那股腥味,不願吃。各部隊只好專門發了材料,解釋說藏民的這種食物其實對身體健壯是很有好處的,鼓勵大家吃下去。
除了沿途打土豪接濟部隊之外,紅軍還從打敗的敵人那裡獲取食物。有則關於食物的笑話在路上流傳:紅三軍團在渡金沙江前繳獲了一些鐵桶餅乾和罐頭,時任十一團政治部主任王平不知道罐頭是何物,就隨手扔掉了。結果被懂得一些外文的政委張愛萍撿到,辨認出是果子醬就打開來吃,而王平怕上當,怎麼也不敢吃。
還有一個關於組織起來學習就地取食的故事:1936年四五月間,紅軍行軍至西康爐霍縣境,准備三過草地。但此地人煙稀少,連部隊眼前的供應都很困難,如何籌備糧食?富有野戰經驗的朱德請來了當地的通司(翻譯)和老百姓,詢問清楚這一帶有哪些可吃的野菜,獲知了許多野菜的形狀和名稱。朱德甚至借來鏟刀、提簍和口袋,親自率領一個由炊事員、警衛員共十餘人組成的小組去采野菜。一個沒有食物的部隊,食物與打仗都是將領的頭等大事。
朱德的野菜小組很快就識別出了十幾種野菜,裝在口袋裡帶回宿營地。翌日,朱德就把辨別野菜的知識在直屬隊和附近部隊推廣起來。各路部隊都派來了代表,帶來他們採摘的六十多種可吃的野菜。朱德派人將這些野菜整理好,用水滋養起來,整齊地排列在學校的操場上,舉辦了一場野菜展覽。它們有野韭菜、野蒜、野芹菜、臭蒿子、牛耳大黃等各種奇形怪狀的野菜,紅軍戰士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參觀他們未來一段時間的食物。
指揮作戰的朱德對食物事必躬親。在《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斯諾的記述里,朱德還是一個在行軍中親自下廚的紅軍總司令。書中有一個情節很有趣:一個紅軍戰士拿來一個豬肝和一個豬肚子,大聲地問戰友:「這些東西怎麼做呀?」正在和戰士們講太平軍故事的朱德停了下來,轉身答道:「切一切,等一會兒我來炒。這個我會。下次你要再搞到豬肚子,找點醋和辣椒,我幫你炒。」這些如同一個農民家庭廚房裡的溫馨對話,讓現場的戰士印象深刻。
❷ 皮帶可以吃嗎
皮帶不可以吃。現在的皮帶大部分都是用橡膠、塑料加上其它化工原料製作而成,含大量有害物質,因此不能吃。紅軍長征時的皮帶基本上都是牧民初加工的牛皮帶或者豬皮帶,另外還有宰殺牲口的時候,把肉做成肉乾,把皮專門做成皮帶系在腰間,以備極端情況下食用充飢。
皮帶不可以吃。現在的皮帶大部分都是用橡膠、塑料加上其它化工原料製作而成,含大量有害物質,因此不能吃。紅軍長征時的皮帶基本上都是牧民初加工的牛皮帶或者豬皮帶,另外還有宰殺牲口的時候,把肉做成肉乾,把皮專門做成皮帶系在腰間,以備極端情況下食用充飢。
❸ 紅軍是怎麼解決吃飯問題的
1、打擊敵人軍隊的繳獲
2、打擊地主階級的武裝的繳獲
3、用繳獲的物資(自己用不上的)與當地老百姓交換。
4、採集野菜,打獵、釣魚等。再不行就殺馬、殺牛了!
紅軍長征過程中,繳獲了一些活的牛(包括氂牛)等牲畜,然後就把牛宰了,容易攜帶的肉類曬成肉乾,牛皮剝下,攜帶長征,骨頭煮湯、內臟就吃掉了;
其中牛皮是切成條狀,分別讓若干紅軍戰士拿著,每人分一條或幾條。這種牛皮的皮帶可以扎在腰上,可以背在肩上,也可以用來捆紮東西,餓了就可以吃,這就是紅軍長征中吃皮帶的來歷,不是真正的皮帶,那些就是牛皮。
❹ 書上說,過去的皮帶可以吃是什麼鬼 理解不了!
皮帶是牛皮做的,但是用來做皮帶的牛皮經過硝化處理,本來是不能吃的。紅軍長征路上,食物極度匱乏,用水煮皮帶吃,是萬不得已的。
【附】硝與皮革作用,使得皮革中膠原蛋白的結構發生變化,皮革不僅變得柔軟,還能夠避免腐爛。現在,民間仍然保留著用硝鞣製毛皮的古老方法,俗稱「硝皮」。也正因為古人認為硝可以使得毛皮變得柔軟,消去使毛皮變硬的成分,所以把這種物質稱為「消」或「消石」。由於這是自然形成的礦物,後來就造出一個「硝」字以代替「消」。但在較古老的文獻上,還常常稱「消」或「消石」。
❺ 皮帶那麼硬,紅軍當年是怎麼吃下去的
紅軍吃牛皮主要有四種方法:
一是煮著吃,先用刀切成一條一條,然後煮到最表面一層軟了,小心颳去,裡面就是可以吃的牛皮。
二是烤著吃,紅軍戰士回憶說:「烤到有些變色、變軟,就能吃了,可不能烤久,不然烤焦就浪費了。」
三是先煮再烤,先把牛皮剪碎,放在開水裡煮,然後,再埋在火堆里烤,借著裡面沒熄掉的火燒熟。
四是先烤再煮,先用火烤熱,烤完把黑灰刮掉再放到鍋里煮,等煮軟了切成絲,和野菜粥攪在一起。
長征路上的皮帶故事:
紅四方面軍部分官兵曾三過草地,條件極為艱苦。戰士周廣才曾分得一條作為戰利品的皮帶。
過草地時,6位戰友的皮帶相繼吃完,輪到吃周廣才的時,年僅十四五歲的他大哭起來,哀求大家不要吃掉他的戰利品。就這樣,大家強忍飢餓,沒捨得吃這條皮帶。
為銘記長征的艱難歷程,紀念那些與自己生死相依的戰友,周廣才在皮帶背面深情地刻下「長征記」三個字,一直把它珍藏在身邊,直到國家徵集文物時才捐了出來。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長征路上吃皮帶
❻ 李雲龍過草地到底吃的是什麼呢
看過亮劍的人都知道,李雲龍是一個老紅軍,參加過長征的那種。即使是在戰爭時期,人民群眾也對紅軍當年的長征感到十分的好奇。當李雲龍在趙家峪駐守的時候,村裡面的婦女同志們一個勁的纏著李雲龍講長征的故事,李雲龍為了擺脫糾纏,只好給他們講了自己長征的故事。
而作為團長的李雲龍,則更加不可能吃著青稞面,喝著青稞酒過草地了。這一切只是源於他樂觀的精神和愛吹牛的本質決定的,所以大傢伙,李雲龍的話,那一句是吹牛,那一句是實話,大家要分清啊。
他可是拿著一顆手榴彈都能忽悠手榴彈下崽的主,不信你試試。
❼ 紅軍長征時吃的是什麼
1、酥油糌粑
長征剛進到藏區時,部隊里主要吃的是酥油糌粑,這是一種把青稞麥炒熟後磨成粉,用酥油拌和,盛在木碗里用手抓著吃的食物。開始,來自江西、湖南等外省的紅軍戰士都吃不慣那股腥味,不願吃,各部隊政治機關只好專門發了材料,解釋說藏民的這種食物其實對身體健壯是很有好處的,鼓勵大家吃下去。
2、牛耳大黃
1936年四五月間,紅軍行軍至西康爐霍縣境,准備三過草地。但此地人煙稀少,連部隊眼前的供應都很困難,如何籌備糧食?富有野戰經驗的朱德請來當地通司和老百姓,問清這一帶有哪些可吃的野菜,獲知了許多野菜的形狀和名稱。朱德甚至借來鏟刀、提簍和口袋,親自率領一個由炊事員、警衛員共十餘人組成的小組去采野菜。牛耳大黃就是其中的重要食材之一,而且《草木便方》中記載,牛耳大黃還有抗腫瘤的作用。
3、毒蘑菇
長征中某日,楊成武所在的紅四團到毛兒蓋附近山裡去挖野菜,偶然發現了在綠蔭樹下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蘑菇,有碗口大的,有銅板大的,有白的,有灰褐色的,有的上面還有花紋。同志們看到高興極了,採回來後,用水洗洗,便煮著吃了。怎知吃完後,許多同志上吐下瀉,身子軟得不行,後來衛生隊的醫生一檢查,才知道是吃了毒蘑菇。上級很快發了個通知,以後再見到這種蘑菇誰也不能采了。
4、皮帶
紅四方面軍部分戰士曾經三過草地。1934年,作為戰利品,戰士周廣才分得一條皮帶。過草地時,6位戰友的皮帶已經相繼吃完,輪到吃周廣才的皮帶時,年僅十四五歲的他卻大哭起來,哀求大家不要再吃了。就這樣,大家強忍著飢餓,把皮帶存了下來。為了紀念那些曾與本身生死相依的戰友們,他在皮帶反面深情地刻下了「長征記」三字,一直珍藏著。由其大家還寫了一首《牛皮腰帶歌》
❽ 紅軍長征中的食物是什麼
紅軍長征中的食物有野菜、草根、麥麵疙瘩湯、野韭菜、野蒜、臭蒿子、豌豆苗、蘑菇湯,青稞、牛皮帶、舊牛皮鞋、氂牛肉、苞谷、小米、南瓜、蕨根等。
長征一路上從東南行軍到西北,沿途移風易俗,紅軍的糧食種類也在不斷地調整,配額也不得不一再縮減。長期行軍,給養完全跟不上,所以食不果腹地行軍作戰,成為經常的事情。
時任周總理警衛員的顧玉平回憶說,長征中大家吃的是「包子飯」,就是按定量每人一包,菜也是一份。周總理和他吃的都是同一種菜,一樣的分量。長征途中只有李德有專配的炊事員,其他領導人與士兵吃的都一樣。
南方的炊事員到了少數民族地區全都一籌莫展。長征中擔任炊事員的大多是江西出來的老戰士,在此之前他們從沒見過青稞麥,也沒做過玉米飯,於是只好動腦筋、想辦法,學習新的做飯技術,於是炊事員每到宿營地,首先就忙著到處找碾子推磨。
長征剛進到藏區時,部隊里主要吃的是酥油粑粑,這是一種把青稞炒熟後磨成粉,用酥油拌和,盛在木碗里用手抓著吃的食物。開始,來自江西、湖南等外省的紅軍戰士都吃不慣那股腥味,不願吃,各部隊政治機關只好專門發了材料,解釋說藏民的這種食物其實對身體健壯是很有好處的,鼓勵大家吃下去。
紅軍自從進入黔藏地區,吃大米的機會就越來越少,紅三軍團四師政治部科長謝扶民在日記里寫到與苗民購買糯米的事:「買到的都是糯米,有的單位不願意要,一來因為米好花錢多,二來有人說吃了糯米腿發軟,走不動路。但經過了解,原來這里只產糯米,別無他糧。大家只好說,『好吧,就算過一個年節吧!』」
籍貫來自東南地區的戰士,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吃糯米。紅軍這段路程多以苞谷、青稞麥為主食,一直到了渭河南岸,才吃到久違了的大米。
紅軍長征路線
紅一方面軍長征路線:自1934年10月11日至1935年10月19日,歷時12個月零7天,途經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西康、甘肅、陝西11省級行政區,行程約二萬五千里。
紅二方面軍長征路線:自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歷時11個月,途經湖南、貴州、雲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肅、陝西8省級行政區,行程約一萬六千里 。
紅四方面軍長征路線:自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歷時18個月,途經四川、西康、青海、甘肅4省級行政區,行程共八千餘里。
紅二十五軍長征路線:自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歷時10個月,途經河南、湖北、甘肅、陝西4省級行政區,行程近萬里。
❾ 國博里有半條長征路上吃剩的皮帶,為何長征的時候會如此艱苦
紅軍的士兵寧願挨餓,也捨不得吃剩下一半的腰帶。這是信仰的力量,是鐵心跟黨走的生動寫照。這是那些艱苦歲月的歷史見證。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紅軍第二十五軍等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蘇區戰略轉移到陝甘蘇區。
動員群眾、依靠群眾,是紅軍不斷取勝的法寶。在穿越老山時,瑤族人民擔任向導,為紅軍提供食物,成為紅軍繼續長征的有力保障。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紅軍官兵依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與惡劣的環境作斗爭,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跡。為了生存,紅軍想方設法解決糧食問題。一是挖野菜和魚,而不是穀物。紅軍糧食耗盡後,主要靠吃野菜生存。草原上到處都是野菜,但有些野菜有毒,有生命危險。賀龍要求組織黨員、共青團成員和幹部成立野菜巡查組。由於沒有任何實驗室設備,他們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品嘗各種野菜,挑選食用品種,向全軍報告。一些官兵獻出了生命。
❿ 長征故事《賀龍嚼了3天的皮帶》簡介
1張思德「嘗百草」
部隊進入草地後,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使得草地行軍十分艱難。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紅軍就因此長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隊、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總司令令人將自己的坐騎也殺了,分給通信班、警衛班的同志做口糧,還向身邊的同志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活動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據張顯揚回憶:「有一回,部隊在一片水草豐盛的沼澤旁宿營。一個小戰士來到水塘旁,突然高興地叫起來:『野蘿卜!野蘿卜!』張思德過來一瞧,果然,離水塘不遠的地方長著一叢叢野草,葉子綠,形狀跟蘿卜葉子差不多。那個小戰士興沖沖地跑過來,拔起一棵就往嘴裡送。張思德忙趕上去。一把奪過來,先放到自己的嘴裡,細細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澀。不一會兒,張思德感到有些頭暈腦脹,全身無力,緊接著,他肚子一陣絞痛,大口嘔吐起來。他急忙對小戰士說:『這草有毒,快,快告訴……』沒等把話說完,張思德就摔倒了,一時失去了知覺。半個多小時以後,張思德慢慢醒來,模模糊糊地看見小戰士端著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說:『不要管我,快去告訴其他同志。』」張思德就是這樣把生的希望讓給同志們,把犧牲的危險留給自己。很快,這件事被朱總司令知道了,他表揚了張思德。
2《一袋干糧》。
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讓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並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輕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每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隊伍的優良品質了。
3陳賡被騙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於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飢挨餓,陳賡同志感到十分疲憊。這一陣他掉隊了,牽著那匹同樣疲憊的瘦馬,一步一步朝前走著。忽然,看見前邊有個小紅軍,跟他一樣,也掉隊了。
那個小傢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陳賡同志走到他跟前,說:「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兒吧。」
小鬼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腮鬍子的瘦臉,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話說:
「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
陳賡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騎一段路再說!」
小鬼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說著把腰一挺,做出個准備跑的姿勢。
「那,我們就一塊兒走吧。」
「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
陳賡同志無可奈何,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鬼,說:「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地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
陳賡同志終於被這個小鬼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鬼,想起一連串的孩子。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在他眼前。
「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轉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鬼,小鬼已經倒在草地上了。
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馬背,他的手觸到了小鬼的干糧袋,袋子硬邦邦的,裝的什麼東西呢?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
陳賡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個時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個嘴巴:「陳賡啊,你怎麼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