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這吃剩的半截皮帶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假如讓你給這「最後一根皮帶」寫一段簡介,你會怎麼寫
當過草地時,實在沒有可以頂飢的食物了,周國才就和同志們一起吃皮帶。最後為了做個紀念,同志們挨餓,沒有吃掉最後一段,最後6個同志都相繼犧牲了,只有他活下來了。他為了緬懷犧牲的戰友,便用鐵筷燙上"長征記"3個字,並捐贈給國家。這條就是周國才的那最後一段皮帶,也是見證了那段艱辛又充滿希望的歲月的皮帶!!
㈡ 以革命傳統是珍貴無比的精神富礦,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心靈為題的作文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魯迅
/主題素材/
2018年5月5日,卡爾·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當天,由中國贈送的馬克思雕像在其故鄉德國特里爾市隆重揭幕。該雕像總高5.5米,青銅材質,重約2.3噸。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當天,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贈予德國萊法州特里爾市。
/解讀運用/
革命傳統是珍貴無比的精神富礦。一個好的故事,既是一扇窗戶,讓人了解那段歷史,也是一粒種子,讓人在內心激發認同。一段段風雲激盪的革命歷史,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不僅蘊藏著我們「從哪裡來」的精神密碼,更標定了我們「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標。革命初期,「藏山穴二十餘年」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映照著共產黨人甘願為之獻身的不變信仰;長征路上,「半截皮帶」見證了紅軍戰士不畏艱險、一心跟黨走的堅定信念;抗日戰場上,抗日英雄趙一曼傲然不屈的身影,折射著中國人民「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家國情懷……時代或許有異,挑戰或許不同,但如山的理想、如磐的信念、堅定的志向,卻始終是我們前行的動力,值得我們不斷回望。
紅色是中國的「國色」。中國人是有著強烈紅色情結的民族。《東方紅》《紅旗飄飄》《紅旗譜》《紅燈記》《紅色娘子軍》《紅岩》《紅梅贊》《紅星照我去戰斗》等紅色文化的內容很豐富,其中最主要的有兩點:一是愛國主義情懷,二是艱苦奮斗精神。愛國主義、艱苦奮斗,是中國紅色文化的精髓。我們尋訪前輩人的足跡,緬懷他們的戰斗歷程,就是要將這兩種精神繼續發揚下去,永葆其強大的推動力量。
02.四個自信
領袖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主題素材/
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名字里有4個「牛」。更牛的是,今年6月6日,83歲的牛犇老爺子入黨了。更更牛的是,19天後,6月25日,中共中央領袖寫信給牛犇,「你好!得知你在耄耋之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自己的夙願,我為此感到高興。」「最牛的,是這個黨。」一個網友,一語道破天機。
/解讀運用/
自信而不浮誇。一種道路自信,創造人民美好生活;一種理論自信,立於時代前沿、與時俱進;一種制度自信,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一種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自信不能「鍵盤化」,那種脫離「四個自信」的浮誇、背離實事求是的自大、背棄實干奮斗的吹噓,只能像沙灘上的繪畫經不起風吹雨打。共產黨人從來不求清譽、不尚清談,當歷史的接力棒傳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當新的征程徐徐展開,必須杜絕包括文風在內的一切浮誇自大,一步一個腳印,踏石留印,爬坡過坎,實現全面小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自信是有理由的。中國共產黨成立97年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中國才能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03.夢想的力量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西方哲學家尼采也說:「那些沒有消滅你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強壯。」
/主題素材/
北京時間2018年5月14日10時41分,將滿69歲的夏伯渝在第5次嘗試中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實現了為之奮斗半生的夢想。他是迄今為止中國登頂珠峰的最年長者、全世界登頂的殘疾人中最年長者,也是第一位依靠雙腿假肢登頂珠峰的中國人。43年前,夏伯渝因攀登珠峰失去雙腳;43年來,珠峰反而成了他活下去的動力和目標。殘疾、截肢、癌症、血栓……這些駭人心魄的詞彙,如今從夏伯渝口中說出總是雲淡風輕。「人活在世,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會百折不撓。」夏伯渝說,他的成功正源自夢想的力量和永不放棄的決心。
/解讀運用/
用堅持鑄就夢想。夏伯渝為了向珠峰發起第五次沖鋒,他加強了日常訓練。每天早晨4點起床,開始90分鍾力量訓練,包括負重10公斤做1500個深蹲、100個引體向上、360個俯卧撐等。隨後,他騎車到離家20公里外的香山開始登山訓練。為了獲得更多用義肢攀登雪山的經驗,他攀登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6178米的玉珠峰、主峰海拔6250米的四姑娘山及巴郎山等,還徒步穿越了騰格里沙漠。夏伯渝的人生經歷正在被製作成一部紀錄片。當有人用「征服珠峰」來表述他的夢想時,他馬上予以糾正。「不是我征服了珠峰,而是珠峰接納了我。人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大自然永遠不會被征服,但人的命運卻是可以的。」
用奮鬥成就夢想。「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變化的是主題與使命,不變的是奮斗的精神、實乾的氣概。民族復興之路上,一代代人前赴後繼,涉險灘、越激流,每一段都有不同的風景,也都面臨不同的挑戰。「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在變動不居中,奮斗本身就是意義、就是價值。因為,唯有通過努力、通過奮斗,才能把我們的工作寫在自己生命的歷程里,把我們的事業寫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把我們的夢想寫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燦爛的未來中。
04.國家情懷
「我們會被時代的浪潮,被這個社會,被不可逆轉的命運,往後推得非常遙遠」,正因如此,在這個大勢所趨的互聯網時代里,那些「大情懷」與「小心思」才會顯得如此難能可貴。
——何天平
/主題素材/
聽過董明珠演講的人,估計都明白了,她那每分每秒,都是在給格力做廣告。而且,她也根本不避諱是在為格力代言,還不怕有人說她反應遲鈍,因為她隔上一段時間,甚至會赤裸裸念上一句,「好空調,格力造」。董明珠和她的格力,以一個人的品格,一個企業家的格局,一個家電巨頭的未來布局,展現著一種野心深處的情懷。這情懷,不只屬於董明珠一個人,而是我們製造業應有的國家情懷。
/解讀運用/
一則企業家一定要讀的寓言:暴雨如注。你在雨中開著車,碰巧遇到三個人站在路邊:一個是體弱多病,看起來接近崩潰的老太太;一個是曾經救過你性命的朋友;第三個,是你的夢中情人!可惜,你的車上只有一個空位。你會讓誰搭車?這三個人,選擇任何一位,都有充分的理由。老太太需要幫助,朋友值得你回報,而與夢中情人雨中相會,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那麼,你究竟該怎麼選擇?似乎,怎麼選擇,都是一種遺憾,都是一種不甘。這真是一種選擇的困境!董明珠給我們做了一個極有智慧的解決辦法:讓那個老太太搭車,然後,把車鑰匙交給自己的朋友,自己留下來與夢中情人等公交!
「情懷」是一個很有溫度的詞語。浮躁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讓人們變得越來越疲憊和焦慮,而充滿溫情色彩的情懷能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慰藉,讓空虛的心靈得以滿足。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在物慾得到滿足後,就會感到幸福。但現在,物質空前豐富,比起金錢和物質上的充實感,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充實感。以民族情懷、人文情懷為主的大情懷能夠產生凝聚力,增強民族自信心,讓人在精神上有歸屬感;以文藝情懷、懷舊情懷為代表的個人小情懷讓人跳出狹隘,眼界更遠、胸懷更廣,讓人找到一個更持久、更深刻的生命出口,讓個人的生命在時代中開出花來。
05.責任擔當
這個社會尊重那些為它盡到責任的人。——梁啟超
/主題素材/
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突遇險情,迫降返航,勁爆世界媒體圈。9800米高度,900公里的時速,119名乘客,9名機組人員,零下四五十度的極度低溫。在駕駛艙擋風玻璃突遭爆裂,艙內瞬間失壓、自動化設備失靈情況下,機長劉傳健臨危不懼,手動操控,成功備降雙流機場。20分鍾生死時速,劉傳健恰是憑借擔當精神與過硬的操作技術和心理素質,挽救了一眾乘客的寶貴生命和飛機安全。一篇足以載入世界航空史的飛行傳奇就此誕生。
/解讀運用/
川航機長劉傳健,把專業做到極致,把擔當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當很多人問起劉傳健機長危情發生時,是什麼力量讓他能夠力排萬難,控制住危情並成功備降時,他回答的簡單而堅定,「沒考慮自己身體,只想控制住飛機」。同時面對大家的稱贊也淡淡地表示都是應該做的,我們的責任就是要竭力保證乘客的安全。大災大難面前,我們看到了一個英雄機長身上勇於擔當、敢於擔當的中華精神。因為責任,因為擔當,他才能將自身安全置身於危險之外,靠著自己強硬的專業素質和臨危不懼的意志力,帶領全體機組成員,合力安撫乘客情緒,並成功備降,給了全機乘客一個滿意的答案,給了一百個家庭一個劫後餘生的幸福和感動。
只有擔當,我們終其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不管是修身齊家還是治國平天下,才能一步一步成為現實;也只有擔當,我們才能直面挑戰,迎難而上,不忘初心,實現理想。「橋的價值在於承載,人的價值在於擔當」,有擔當,敢擔當,也是我們立足社會的基礎。在這個世界上,擔當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東西,擁有擔當,就擁有了善良。
06.文化傳承
文化是民族的基因。傳承民族文化,使之發揚光大,我們的民族就有未來。
/主題素材/
《我在故宮修文物》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現世界級的中國文物修復過程和技術,展現文物的原始狀態和收藏狀態;第一次近距離展現文物修復專家的內心世界和日常生活;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第一次通過對文物修復領域「廟堂」與「江湖」互動,展現傳統中國四大階層「士農工商」中唯一傳承有序的「工」的階層的傳承密碼,以及他們的信仰與變革。
/解讀運用/
曾記否,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古國,有著十分豐富的民間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活態的文化,不僅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今有著不計其數的文化遺產正隨著城鎮化的進展急劇消亡。那些源於民間、興於民間、傳承於民間的民族民間工藝早已衰敗。各地的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東西在悄然消失,各種方言的戲劇在逐漸湮
㈢ 紅軍長征路上的故事有那些
一、半碗青稞面
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紅軍戰士只有可憐的一點青稞面做干糧。周恩來副主席和戰士們一樣,絕不多吃一點青稞面,還教育戰士們,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別愛惜糧食。戰士們聽了他的話,都把僅有的青稞面裝在糧袋裡,拴在腰上。
青稞面越來越少了,戰士們只能用一點青稞面摻在野菜里煮湯喝。戰士吳開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經餓了兩天,周副主席知道後,就讓警衛員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給吳開生兩碗。他看著吳開生蠟黃的臉,語重心長的說:「這是革命呀!」
吳開生流著眼淚說:「我只要有一口氣,就要跟你走出草地,革命到底!」這天晚上又是狂風暴雨,用被單做成的帳篷自然擋不住風雨的襲擊。戰士們都淋成了落湯雞。周副主席命令戰士們都到他作為辦公室的帳篷里去休息。大家怕影響他工作,都不肯去。
他冒這大雨親自來了,說:「你們不去,我心不安。」周副主席的話像火烤暖了戰士們的心。這樣走了幾天,草原仍然無邊無際。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軍馬也殺掉吃了。戰士們只好燒皮帶吃,甚至把隨身帶的紙張咽下去充飢,紅軍陷入了極大的困境。
周副主席命令把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給大家泡水喝:「那您吃什麼呢?」警衛員急了。周副主席兩只大眼睛放出了嚴峻的光芒,清瘦的臉上肌肉抖動著,「有同志們活著,就有我。只要多留一個戰士的生命,就給革命事業增加一份力量,拿出來分掉!」
這摻上一點青稞面的熱水,分到戰士們的手中。戰士們流淚了,這不足半碗的青稞面,是周副主席的心意和生命啊!戰士們又上路了,在茫茫的草地上。行進著摧不垮的鋼鐵紅軍。
二、強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征從雲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後,沿會理至西昌大道繼續北上,准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北。
蔣介石急令第2路軍前線總指揮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進擊;令川軍第24軍主力在瀘定至富林(今漢源)沿大渡河左岸築堡阻擊;以第20軍主力及第21軍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區推進,加強大渡河以北的防禦力量。
企圖憑借大渡河天險南攻北堵,圍殲中央紅軍於大渡河以南地區。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寬300米,水深流急,兩岸是險峻的群山,地勢險要,大部隊通過極其困難。5月24日晚,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第1師第1團,經80多公里的急行軍趕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順場。
此地由川軍2個連駐守,渡口有川軍第24軍第5旅第7團1個營築堡防守。當晚,紅1團由團政治委員黎林率第2營到渡口下游佯攻,團長楊得志率第1營冒雨分三路隱蔽接近安順場,突然發起攻擊,經20多分鍾戰斗,擊潰川軍2個連,佔領了安順場,並在渡口附近找到1隻木船。
25日晨,劉伯承、聶榮臻親臨前沿陣地指揮。紅1團第1營營長孫繼先從第2連挑選17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連長熊尚林任隊長,由帥士高等4名當地船工擺渡。7時強渡開始,岸上輕重武器同時開火,掩護突擊隊渡河,炮手趙章成兩發迫擊炮彈命中對岸碉堡。
突擊隊冒著川軍的密集槍彈和炮火,在激流中前進。快接近對岸時,川軍向渡口反沖擊,楊得志命令再打兩炮,正中川軍。突擊隊迅速登岸,並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奮勇沖殺,擊退川軍的反撲,控制了渡口,後續部隊及時渡河增援,一舉擊潰川軍1個營,鞏固了渡河點。
隨後,紅1軍團第1師和幹部團由此渡過了被國民政府軍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
三、三次遇到母親
1934年,劉湘圍攻川陝蘇區。紅軍撤離時,紅軍戰士李中權全家9人參加長征。其中,李中權的父親李惠榮、母親王理詩、大哥李中泮、二哥李中池、妹妹李中珍在長征途中先後犧牲。1937年,兄妹在陝北團聚時,只剩下4人。雖然和母親同在長征隊伍中,但李中權和母親只有過3次短暫相見。
第一次是在1934年春天,當時母子兩人已經知道李中權父親的死訊,但都向對方隱瞞,最後還是母親告訴了李中權。由於任務在身,李中權匆匆離開了母親。
第二次見面是在1936年3月,李中權在寶興縣意外遇到母親,那時正准備二過草地。母親拉著他的手,高興得顧不上回答他的問話。李中權沒有告訴母親二哥李中池、五妹李中珍夫婦的死訊。第二天一早,隊伍就要出發了,李中權又一次匆匆和母親告別。
第三次見面是在1936年6月,在西康省丹巴縣東邊耳時,李中權當時任紅四方面軍大金川獨立二師政委。行軍路上遇見了母親、一個弟弟一個妹妹,李中權留下自己的戰馬和部分干糧,含淚而去,不忍回頭。
李中權後來回憶當時的情形說:「母親面容極度憔悴,神情憂郁,只是獃獃地望著我,似乎累得已經不能開口了。」雖然憑著驚人的毅力和戰馬的幫忙,李中權的母親和弟弟妹妹翻過了雪山,但1936年7月7日,在西康草地爐霍縣,李中權的母親再也走不動了。
幼小的李中衡、李中秋兄妹掩埋了老人,帶著老人留下的拐杖,一直走到陝北。
四、金色魚鉤
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
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
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五、半截皮帶
紅四方面軍戰士周廣才,十三四歲參加長征。過草地的時候,干糧野菜、槍皮帶都被戰友們吃光了,開始輪流吃周廣才的皮帶。估摸著要走出草地了,他哭泣著懇求戰友:「不吃了,同志們,留著做個紀念吧,我們帶著它去見毛主席」。
就這樣,這條被吃了一小截的皮帶留存了下來。為緬懷先後犧牲的戰友,周廣才一直珍藏著這條皮帶,還在上面燙了「長征記」。
㈣ 周公解夢,半截皮帶,是什麼生肖
你好,答案是牛
牛有【反芻】習性,胃裡食物要花很長時間重復咀嚼,一遍又一遍,使之完全消化,絕不會急就章下嚥,所以牛年生的人也如此,一件事會在腦中反覆思考,一遍又一遍,要自己全盤理解之後才會作決定。不過也因為如此,會在事業群中顯得多慮、多問題,讓他人覺得想得大多。然而,一旦作了決定就會勇往直前去執行,任何波折都會設法克服,埋首苦幹。內心決定的想法會深印腦中,遇到客觀上的變動,或來自臨時的變化,市場變化,較沒有立即應變的能力,總是認為自己的決定仍然正確,所以此時又顯得頑固,最好能在此時暫時放下自己的看法。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㈤ 有關黨的小故事
1、周總理與機長的故事
周恩來總理去某地視察工作,飛機著陸後,他同機組人員一一握手,表示感謝。這時機械師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來同志和其他同志握手後就站在機械師身後耐心地等他,並示意別人不要驚動他。機械師工作結束後轉過身來,才發現總理站在身後,不禁大吃一驚,忙說:「對不起,總理,我不知道您在等我。」
總理笑著說:「喚,我沒影響你的工作吧?」「沒有,沒有」,機械師趕忙說。周總理這種尊重別人,講禮貌的好品質、好作風深深地感動了機械師和在場的所有人。
2、孔繁森廉潔小故事
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塵不染兩袖清風的好乾部。這位模範幹部收留了三個震災中認識的孤兒。由於生活拮據,他到血庫要求獻血。在外人眼裡,一個共產黨的中高級幹部生活如此清貧真難以想像。
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親,去的路費由自己籌措。由於看病,妻子將返程的路費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錢,他東挪西借才勉強湊了500元,而回程機票當時是每個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讓丈夫為難,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
回到濟南後,他妻子去看上大學的女兒,女兒一見面就對媽媽說:「學校讓交學雜費,我寫信給爸爸,爸爸讓我跟您要。」他妻子一聽,眼淚刷刷地流了下來———自己身上剩下的錢,連回家鄉聊城的車票還不夠,哪裡還有錢給女兒交學費。
孔繁森把工資中的相當大一部分用於幫忙有困難的群眾,平時根本就沒有攢下幾個錢。他給群眾買葯,扶貧濟困時出手大方,少則百十元錢,多則上千元。他因車禍犧牲後,人們在他的遺體上找到的現金只有8元6角,在場的每個人都流了淚。
3、毛澤東的廉潔故事
據主席身邊的警衛員回憶,1929年1月,紅四軍下井岡山,迂迴於贛南、閩西之間,毛主席行軍,戰士們沿途沒見他騎馬,可部隊中的傷兵、病號、掉隊的戰士們都騎過他的馬。雖說毛主席是前委書記,但他同戰士們同吃一鍋飯,同吃一盆菜,沒有絲毫區別。
1932年,紅軍打到漳州,警衛員住在毛主席那裡。一眼看見他腳上穿的黑線襪子,已經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襪子了,主席發現他盯著他的襪子看,就把腳一伸,說:「這雙襪子還是1929年下井岡山後你替我買的,已經換過兩次襪底了,你看還是好的。
但是再不能換襪底子了,襪面也太稀薄,經不起洗了。」主席說著,還有些捨不得的樣貌。毛主席行軍中惟一禦寒的一條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個麻袋片了。部隊並不是沒有像樣的毛毯,但是他硬是不要。
此刻想想,那時的毛主席已是紅軍的領導核心,毛主席的廉潔,在當時是少有的。
4、周總理與一隻鋼筆的故事
某次,一個美記者采訪周恩來時,看見桌上放著一支美國派克鋼筆。他以一種譏諷的口氣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中國為什麼還要用美國的鋼筆呢?"
周恩來淡淡一笑,答道:"談起這支派克鋼筆話就長了。這是一個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他是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想,無功不受祿,就推辭。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收下了貴國的這支派克鋼筆。"
5、1920年4月,共產國際派代表維金斯基等來華,先後會見了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開始醞釀成立共產黨。之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的基礎上,於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舉行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出席大會的代表有: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十二人,還有陳獨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和尼柯爾斯基。
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制訂了我黨的第一個綱領。規定了黨支的奮斗目標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家私有制」,「達到共產主義」。大會選舉了中央領導機構,由陳獨秀擔任中央局書記。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㈥ 長征中的英雄事跡
一、凍壞的腳趾擋不住她前進的腳步
長征的衣服其實非常單薄,寒天雪地也只有破破爛爛的單衣和磨爛的草鞋。所以士兵們在長征途中被凍死是常有的事。
有一位勇敢的藏族女戰士名叫姜英,在過雪山時腳趾被凍壞了,基本已經沒有知覺了。為了跟上大部隊的行軍速度,於是她一狠心,乾脆拿斧子把潰爛的腳趾砍下來。然後簡單的包紮了一下,就繼續趕路了。
現在我們可能劃個小口子都會難受好久,而當時姜英親手砍下自己的腳趾,又該何等疼痛。而她還是咬牙堅持下來了。
二、將吃剩的半截皮帶留著做紀念
長征途中戰士們的食物也是很大的問題,不知有多少士兵被餓死,而戰士們為了活下去,吃的都是我們想像不到的東西。野菜野果都已經是大餐了,很多時候吃的都是樹皮、動物的骨骼以及棉衣中的棉絮、皮帶、皮鞋,渴了就把直接捧起雪來吃了。
如果實在沒吃的東西了,就只能在自己或者同伴的糞便中找一些沒有消化的東西,在水中洗洗吃了。這些東西看著只會讓人覺得心疼。
戰士周廣才過草地的時候,經常會給戰友們吃自己攢的野菜和干糧,吃完了這些就開始吃他的皮帶。周廣才估摸著草地已經快過了,就哭著跟戰友們說:同志們,咱不吃了,馬上就出去了,這半截皮帶留著做個紀念吧。
三、「斷腸人」在長征,擰斷腸子也不要落到敵軍手中
除了要承受飢餓和寒冷帶給戰士們的巨大痛苦之外,還要承受突如其來的敵軍攻擊。由於長途跋涉,我軍將士們都已經疲憊不堪了,連走路都費勁,還要時刻准備戰斗,對於戰士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在紅軍行至湘江邊時,突然遇到了敵軍突襲,我軍被迫與敵軍苦戰四天五夜,不知多少戰士犧牲,此時我軍已經處於彈盡糧絕的狀態,而師長陳樹湘不幸腹部受傷,被敵軍俘獲。在押解途中,陳樹湘做出一個大家都覺得殘忍到極致的決定,
他拼盡最後一絲力氣,把自己腹部的傷口扯開,把腸子掏出來全部擰斷,就這樣犧牲在了長征途中,年僅29歲。後來「斷腸英雄」的事跡還廣為流傳。
四、在政治上我是塊鋼鐵
17歲的紅四團通訊員鄭金煜,過草地時餓得走不動路,被戰友們綁在馬背上前進。「在政治上我是塊鋼鐵,但是我實在是不行了,我堅持不住了,我要走了,我堅信革命一定會勝利!」。說完臨終遺言,他犧牲在了走出草地的前一天。
五、金色的魚鉤
紅軍過草地時,由於嚴重缺糧,許多人面臨死亡威脅、炊事班長為了照顧好傷病員,用縫衣針做成魚鉤釣魚熬湯給他們補身子,自己只吃剩下的骨頭和草根。班長在快要走出草地的時候犧牲了,戰士們把他用的魚鉤珍藏起來,帶出了草地。
㈦ 一個人什麼有這樣的精神,什麼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紅軍不怕遠征難」。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無論是參觀主題展覽、造訪紅色景點,還是品讀英雄故事、追尋紅色記憶,面對長征的偉大壯舉,人們在驚嘆之餘總會追問和思考:身陷險境甚至絕境的紅軍,靠什麼突破天險戰勝強敵?先烈們「千錘百煉不怕難」的精神意志,對於今天的我們意味著什麼?
「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撫今追昔,人們不會忘記,場場激戰,灑下多少英雄熱血;皚皚雪山,倒下多少優秀兒女;茫茫草地,長眠多少勇士忠魂。據統計,長征途中紅軍渡過的主要大江大河有24條,翻越主要雪山20多座,進行師以上規模戰役戰斗120多次,超過16.6萬人犧牲或失散。前有高山險隘,後有圍追堵截,紅軍將士正是在千難萬險之中堅定信念、艱苦奮戰,成就「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令人振奮的大無畏事跡」,向世界表明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紅軍具有戰勝任何困難的無比頑強的生命力,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功勛不朽,精神不滅。紅軍英勇無畏、不懼險阻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敢於勝利的革命風范,是長征精神中最令人熱血澎湃的精神元素。這是一座聳立在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巍峨豐碑,一種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紅色基因。它穿越時空、照亮未來的精神光芒,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湘江渡口同敵人浴血奮戰殺出重圍,到西子湖畔與世界攜手共商全球經濟治理大計;從跋涉在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到活躍在世界舞台中央、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經過一代代人的接力奮斗,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中華民族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接近偉大復興的目標。告別民族危亡的歷史,我們今天無法再體驗上有飛機轟炸、下有重兵圍堵的險境,也很難有機會品嘗「半截皮帶」的味道,但新征程上有新考驗,各種困難挑戰依然紛繁復雜。面對帶領十幾億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全面小康的世界級難題,我們今天還有新的「婁山關」要克、新的「大渡河」要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沖刺的艱巨任務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肩上。」跨入「十三五」,奔向2020,是咬緊牙關、屏息聚力的沖刺階段,是比拼意志、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從打贏脫貧攻堅戰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發展轉型升級到補齊民生短板,都是實打實的硬骨頭、硬碰硬的攻堅戰。
聶榮臻元帥曾說:碰到了困難,人們就想起長征。想想長征,就感到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今天,破解改革發展難題,應對各種困難挑戰,有什麼樣的精神狀態至關重要,有什麼樣的現實行動決定未來。只有像紅軍長征那樣,堅定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信心和決心,拿出敢打硬仗、敢涉險灘的勇氣和魄力,激發實事求是、勇於創新的智慧和能力,凝聚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奮鬥合力,才能不斷在深化改革中清除頑瘴痼疾,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有了這樣的精神,就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有了這樣的行動,我們就能在新的歷史進軍中書寫新輝煌。
山河依舊,卻已換了人間。遊人如織的瀘定橋上,一位遊客感慨道:只有身臨其境才知道勝利來之不易,才能體會紅軍勇士們的無比偉大。銘記英雄功勛,弘揚長征精神,讓我們不斷汲取前行的力量,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闖關奪隘、砥礪奮進。
㈧ 《最後一根皮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在部隊的榮譽室里,保留了一張照片,照片上有一根只剩下半截的皮帶,這根皮帶有一個心酸的故事:當年戰士們穿越草原的時候,把所有能吃的東西全吃了,最後大家吃得只剩下周國才這半根皮帶,當部隊最終到達了目的地,一個班七位戰士,只剩下周國財一人還活著。於是周國才在皮帶上刻寫了三個字,在1975年捐獻給了博物館。
㈨ 周公解夢,半截皮帶,是什麼生肖
你好,答案是蛇
蛇年生人外表冷靜,像表皮冰冷的蛇般,會沉著鎮靜地觀察周遭事物,並安靜地執行自己的工作。而另一方面,內心熱忱,願意幫助他人,遇有新同事或新朋友,會主動協助對方,所以容易受人歡迎且信賴。此種型的女性也是個社交型的人,有不凡的氣質,很容易得到好感,會熱心助人,尤其是在舞會上,會有不少男士邀舞,不會成為被冷落的人。其實肖蛇的人並不像蛇給人的陰險印象,反而在儀態容貌上很端正美麗,且富性感。在運程上是晚年運之人,屬於倒吃甘蔗型,因此不會早年得志,到晚年才有大成就。由於男女性都熱情性感,所以多為戀愛結婚之人,可以得到很好的愛情境界,但是要將熱情轉換到實質的家庭生活上,使美滿生活能更堅實。最有名的蛇故事是「白蛇傳」,這也是描述愛情的執著,因此蛇年出生的人會為自己喜愛的事物,不擇手段地去爭取。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㈩ 關於黨的故事
1,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後,實際上成為各地建黨活動的聯絡中心,起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重要作用。
2,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領導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8月7日,黨中央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9月,毛澤東同湖南省委領導了湖南、江西邊界的秋收起義。隨後,湘鄂贛粵各地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和其他許多地區的起義先後爆發。自1927年大革命失敗到1928年,黨在全國各地領導武裝起義100多次,開始進入創建紅軍和發動土地革命的新時期。
3,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組織了中國式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在軍隊中建立了黨的組織,並把黨的支部建在連上。1927年10月,秋收起義的部隊轉入井岡山。1928年,朱德帶領起義的部隊到井岡山會師,創立了紅軍第四軍,擴大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到1933年,全國紅軍發展到33萬人,共產黨員也從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的1萬人發展到30多萬人。
4,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5,1935年1月遵義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博古「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而召開的。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這次會議開始確立實際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0)周國才半截皮帶刻的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的成功,不僅對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中共的成功宣告了「歷史終結論」的破產,終結了西方文明模式「元敘事」的論調,同時向世界提供了應對發展困局、破解治理難題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政黨治理的重要經驗,是不斷提高政黨的制度化、組織化程度,持續加強和改善執政黨的領導,以有權威的黨中央,推動國家走向現代化。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度,推行協商民主,避免過多的牽扯。同時,在黨內積極推行民主集中制等改革,制度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開放和變革的姿態,不斷提高其執政能力。
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持續保持強大自主性,不受任何利益集團羈絆、左右。對部分正面臨政黨治理難題的國家而言,如何與時俱進地發展並完善適合本國國情的政黨體制,是政黨治理成功的關鍵,在這方面,中國的政黨治理經驗提供了一種有益參考。在西方選舉政治落入「民粹主義」泥潭、政黨政治陷入「否決政治」怪圈、西式民主面臨「治理無力」的困境時,中國實現了有效治理和良政善治,形成「風景這邊獨好」的政治局面。
中國國家治理的核心智慧,是走適應中國歷史、社會、文化、國情發展的治理道路,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