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帶類別 » 國民黨軍服為什麼有兩根皮帶
擴展閱讀
廣州童裝城在哪裡 2025-01-10 23:28:55

國民黨軍服為什麼有兩根皮帶

發布時間: 2022-11-17 18:41:20

A. 清末新軍、北洋軍、國民革命軍的軍服都是什麼樣子的

甲午戰爭中,自認為泱泱大國的大清居然敗給一個蕞爾小國日本,舉國震驚。為了維護統治,同時也為了平息眾怒,清廷決心採納眾議,改革軍制,學習西方列強,建立一支“習洋操、用洋槍”的新型軍隊。為了區別清廷的八旗、綠營、淮軍等舊式軍隊,這支軍隊也被稱為新軍。

國民黨軍服

抗戰勝利後,美國開始全面介入中國,在美國顧問團的建議下,國民黨對軍服再次進行了改革,將原有的軍服改用了大檐帽、大翻領、黃色卡其布等,並採用了美式肩章、領章並用的軍銜標志。

不過,這次軍制軍服改革,依然如同國民黨的歷次改革一樣沒有完成。不過比之前幾次,原因有了變化,這次的原因是時間不足,因為還沒等國民黨全面貫徹軍服改革,它就已經被趕出了大陸。

B. 國軍右肩上斜掛一個皮帶什麼意思

那也是武裝帶,那時武裝帶有兩根,一根武裝帶是在腰部,很常見;一根就是你說的斜掛的皮帶。是Sam Brrowne在1857年發明的,因為他斷了手,單手拔劍不方便。後來因為軍官需要佩戴指揮刀或者佩劍,斜挎帶有利於單手拔劍,同時平衡,防止一邊高一邊低,也有美觀和威嚴的作用。傳入中國,是在北洋時期,在奉軍軍官中廣泛使用。後來王柏齡設計黃埔軍校軍服的時候,吸收了這種設計。國軍後來的軍服大多保留了這種斜挎帶

現在這種斜挎帶也還存在,主要是儀仗使用。不過目前這種斜挎帶被證明有利於軍人身體健康,所以還有保留。但是在警服中很多已經取消了這種設計,因為警察需要近身搏鬥,這種斜挎帶容易被抓住。

寫的很詳細了,題主採納吧。

C. 軍服中從肩膀上斜著到腰上的皮帶有什麼用

那是武裝帶之一,是掛手榴彈和子彈等裝備用的,也起到固定腰間武裝帶的作用。

D. 話說軍裝的斜著的皮帶是做什麼的有什麼用有的軍裝還是兩根交叉橫著的

有一條斜皮帶的是武裝帶,因為過去軍官要掛腰刀,而刀都比較重,因此要在腰帶上斜跨肩膀上一條皮帶,以此來拉住腰帶,避免腰帶下墜。後來取消了腰刀,但是發現這種武裝帶穿上去比較體現軍人氣質,因此就保留了武裝帶。兩個交叉的皮帶主要是掛槍和刺刀的。

E. 為什麼穿軍裝要扎腰帶啊

近現代軍官裝束用的皮帶。可掛手槍和指揮刀。

武裝帶是指包括了肩帶在內的軍用皮帶,按照規定僅用於特定場合的軍官和儀仗隊
與之對應的是軍用(外)腰帶,材料上可以是皮的、帆布的。外腰帶僅用於特定場合的士兵
還有一種內腰帶,說白了就是系褲子的
茅盾《追求》一:「可憐他現在不掛武裝帶,只穿得一身破洋服,幾乎連老婆也快要讓渡給別人了。」
武裝帶不知道如何定義,但今天並不難見到,只要走在大街上,你看所有各單位大門口站崗的保安,他們多數系的就是武裝帶。

武裝帶為軍官專用,因舊時軍官佩軍刀於腰帶左側,為防較重的軍刀將腰帶墜斜影響軍容,故置一肩帶右肩左斜地吊住腰帶,這加了肩帶的腰帶就是武裝帶。後來軍常服很少再佩軍刀,但武裝帶卻並沒有跟著軍刀一起從軍官的身上解下,因軍人扎武裝帶比扎腰帶更顯英武,因而得以保留。

有些人將今天我軍用的外腰帶稱作武裝帶,是錯誤的。武裝帶與外腰帶的主要區別,是前者有肩帶而後者沒有肩帶。還有,腰帶有寬有窄,而武裝帶中的腰帶部分全是寬的,如果是扣眼式的,則全部都是雙排扣的。國民政府時期的武裝帶又俗稱斜皮帶。在當時如果說:這小子有出息,紮上斜皮帶了。就意味這個人由士兵提拔為軍官了,因為一般只有軍官才能有資格扎武裝帶,而士兵通常只能扎腰帶。

中國軍人扎武裝帶始自一九二二年奉軍的整軍經武。奉軍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戰敗後,開始實行一系列軍事改革,不僅其軍事思想,組織編制,軍需制度等有別於北洋舊制,就連軍服軍飾也是另搞一套,其中就有武裝帶的採用,開創了中國軍人系武裝帶的先河。而關內的北洋直系皖系及西南軍閥的川滇粵桂等軍系從始至終都採用的北洋舊制,北洋軍服又是從日軍移植而來,軍刀直接掛於內腰帶上,故沒有武裝帶的配置。

黃埔建軍時,由王伯齡主持的軍服設計,也採用武裝帶作為師生軍常服的一個組成部分,並成為大革命時期很是風光的一個亮點。後來軍服雖有改動,但武裝帶仍舊保留下來,直到抗戰勝利後,武裝帶才在中國軍人的腰上解脫下來。

武裝帶源自西方軍隊,上個世紀前半葉比較流行,二戰結束後基本廢止。今天,除朝鮮等極少數國家的軍隊和中國極多數單位的保安仍舊使用外,軍隊中已經很少見。

F. 士兵為什麼要扎外腰帶那內腰帶呢

外腰帶起到的作用是使自己看起來精神,作風嚴謹。外腰帶扎是否扎的緊致,這也是一項重要的軍容風紀檢查內容,鬆鬆垮垮的外腰帶,也是作風稀拉的表現。在部隊出席重大場合、訓練執勤等,武裝帶是必須要扎的。外腰帶一般都是訓練時用的,體能訓練除外。

軍官和士兵其實差不多的,他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是管理者,一個是被管理者。內腰帶當然是系褲子用的,部隊的衣服都大,沒扎內腰帶的人應該是軍官了,比較胖。在訓練,執行作戰任務,領導視察等特殊情況下,必須扎外腰帶,而且扎外腰帶必須戴帽子。

另外外腰帶是用來裝載各種東西的比如可以和直升機的吊索連接等可以配合戰術背心使用內腰帶就是扎褲子的,和普通人一樣穿皮鞋是美觀需要軍刀是儀仗隊帶的只有一線的士兵才是平頭,比較好整理皮靴是作戰穿的,人人有。

經常有一句口令叫「卸腰帶!」「扎腰帶!」列隊時解下腰帶,左腿跨出一步,右手將折疊的腰帶放在地下,要整齊劃一。扎腰帶仍是同一相反動作,要求快速一致。訓練結束或執行任務返回宿舍,腰帶折疊後統一放置在每人被子一側,不可亂扔亂掛。當兵在部隊里不可以扎部隊規定以外的內腰帶。

(6)國民黨軍服為什麼有兩根皮帶擴展閱讀:

第八十八條軍人應當按照規定配套穿著軍服、佩帶標志服飾,做到著裝整潔莊重、軍容嚴整、規范統一(著裝序號見附錄五,軍服的配套穿著和標志服飾的佩帶見附錄六,標志服飾的綴釘方法見附錄七)。

軍人退出現役後,參加國家和軍隊組織的重大紀念、慶典活動,通常著便服,也可以按照活動組織單位的要求,統一著退役時的軍服,佩帶國家和軍隊統一頒發的徽章。

第八十九條季節換裝的時間和著裝要求,通常由警備工作領導機構統一規定;駐地無警備工作領導機構的,由師(旅)以上單位首長確定。

第九十條軍服以及標志服飾不得變賣,不得仿製,不得擅自拆改或者借(送)給非軍人。軍人退出現役時,應當將標志服飾上交。

第一百條著常服參加執勤、操課、檢(校)閱或者攜帶武器、戰斗裝具時,通常扎外腰帶(扎於最下方衣扣與上一衣扣之間,著夏常服時扎於內腰帶外側)。

G. 別被影視劇騙了!真實的國軍軍裝是這樣

北伐戰爭時期: 1924 年1 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孫中山先生創辦黃埔軍官學校,聘請蘇聯顧問,並仿照蘇聯紅軍的建軍原則和軍事制度,訓練武裝幹部。此時國民革命軍軍裝摒棄了北洋政府豎簡章的日式軍裝樣式。無論官兵,一律著灰藍色軍裝,戴大檐帽。雖有軍職,但服飾上無標識。

抗戰以前: 國民黨軍隊的上衣以中山裝為基本標准,但各個時期均有所不同的變化,上衣的衣領、口袋的式樣以及布料的色澤都有所變化。直到1936年1月20日,國民黨頒布的《陸軍服制條例》之後,才將所有軍服的制式明文統一。式樣統一以後的標准為中山裝上衣,衣領較寬,胸口袋無褶襞,袋蓋中央有尖角,胸口袋上緣是平齊的,位於第2顆扣子處。其他方面則和以前的軍服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軍服受日本軍服和德國軍制的影響而成。但由於北伐時期的大盤帽製作不易,且不符合野外實戰需求,因而出現了一種圓筒型布制小帽,這種布制小帽應是來自於德國軍事顧問的設計,其基本形式採用北歐式「滑雪帽」,與二戰時期德國士兵所配用的帽子及其相似。這也是影視作品中最常見的,不過並非所有軍裝都為土黃色,也並非所有軍裝都貼有胸牌

抗戰前期: 1936年軍服新規范頒布還沒有兩年,全面抗戰就開始了,因此在抗戰期間,當時軍服多系棉織品,制式不夠統一,尺寸長短不適,材料粗脆者多精細者少,穿著後運動呼吸不自由,外觀上亦不能表現軍人之威武儀表的弊端,因此國軍於1942年10月,研究擬制了《十年軍服具體實施辦法》頒布了一套新的軍服辦法。

抗戰後期: 抗戰後期,隨著美日戰爭爆發,中美結為同盟,因此國軍部分部隊改換美式裝備,首先從遠征軍、駐印軍開始,裝備美軍槍械、被服、裝具,請美國顧問幫助訓練,相對於以國產裝備為主的「國械師」來說,這些部隊被稱為「美械師」。抗戰結束前後,至1946年10月,共裝備、訓練陸軍40個師和5萬部隊,這些部隊基本穿著美式軍服。因此,國軍換裝是從1942年開始的,而並非是抗戰結束以後的1946年,一些影視劇中抗戰結束後「一夜之間國軍全部穿上美式軍裝」,是不科學的

解放戰爭時期: 由於從前的「國民黨八百萬美械部隊」之說深入人心,後來在反映「國共內戰」時期的影視作品中,國軍士兵皆清一色美式鋼盔,手中不是湯普森就是卡賓槍,但真實的情況遠沒有那麼樂觀。

1946 年3月,國民政府在南京召開的六屆二中全會中提出了對軍隊裝式重新進行規定並統一製作的要求。其後,國防部頒發了相關改進樣式,並在軍中逐步換裝。新式軍官服由美式大檐帽加立領軍服組成。校官及以上的軍服主要為深綠色,尉官新式軍服的顏色則要淺一些。實際上由於外交失敗,真正採用這個軍裝的大多數是軍官,且沒有美式翻領而是更符合國人的立領裝,甚至有些部隊會出現頭戴美式軍帽,身穿灰色軍裝的情況。

H. 國民/革命軍有一段時間穿的軍裝是黃色的,有點像日軍的「昭五」式軍裝,那是什麼時候


國民革命軍中央軍單兵手持上刺刀的中正式步槍,後背大刀片。

德制師配備的槍彈主要有尖頭彈、圓頭彈和重尖彈三種,另外還有特種槍彈,例如反裝甲的鋼心彈等。尖頭彈供中正式系列步槍和捷克ZB26式輕機槍使用,圓頭彈供「漢陽造」使用。雖然四年式是7.92毫米口徑,但有一部分使用圓頭彈。重尖彈則專供二四式或三十年式重機槍使用。

德制M35鋼盔原是供新建立的德國空軍用,在接受中國約22萬頂的訂單後,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立即指示優先供給中國。據目前已知的記載,到1936年共進口了315000頂M35鋼盔,1937年開始裝備,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國民政府嫡系部隊都基本配發了M35。抗戰初期的山西忻口戰役中,前來增援的中央軍第85師(師長陳鐵)就因為佩戴M35鋼盔,而被日軍判定為主力部隊,遭到猛烈打擊。

德制師的軍服主要是棉質的。不過據88師的萬方澄回憶,當時冬天也有呢軍服、呢大衣,春秋有駝絨夾衣,夏天為卡其短袖衫和短褲。事實上,軍官確有呢質的軍服,尤其是所謂「甲種呢」的黃綠色軍常服。

軍用水壺為橢圓形,主要由水壺、水壺套及背帶三部分組成,非常具有中國特色(日式是平底的)。水壺套由橄欖綠色的帆布或呢制布料製成,到抗戰困難時期,通常只是一層棉布。中式水壺一直使用肩背帶,與後期將德式水壺掛在腰帶上不同。干糧袋(雜物袋)的形狀與德式略有不同,攜行方式則與早期德式的相同,也是用背帶跨肩,後來才改系在腰帶上。

中國仿德國1930式防毒面具外形與西班牙的類似,非德軍之圓筒裝具。鞏縣兵工廠在1934年(民國23年)向德國采購設備,准備自製防毒面具。1936年時日產量已達250副,型號定為二四式防毒面具。生產防毒面具的兵工廠還有金陵兵工廠、廣東面具廠(廣東面具廠後改名為42兵工廠所生產的型號,非按年號而定)等,型號有二三式、二四式、二七式及四二式。國民政府部隊所使用的防毒面具圓筒裝可能來自於法國在二次大戰之前製作過的防毒面具圓筒裝,其特徵是增強紋是橫的,不像德軍二次大戰中所用的直紋。國民革命軍由於數量眾多,且物資缺乏,所以防毒面具沒有全部裝備,只是配發給國民革命軍嫡系部隊和一些特殊兵種,如防空兵,炮兵等部隊。由於侵華日軍不履行日內瓦公約,大肆使用毒氣,加之國軍防毒面具的裝備不足,就給廣大中國抗戰官兵帶來了慘重的傷亡。

中國是使用德國毛瑟手槍最多,並將其發揮到了極致的國家,它被親切地稱為「盒子炮」、「駁殼槍」、「匣槍」、「快慢機」等。另外毛瑟手槍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稱-「自來得」,事實上這是它在中國比較正式的通稱。它的正式名稱是毛瑟軍用手槍(MauserMilitaryPistol)。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隔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因此在中國也有稱為匣槍的。有全自動功能的,又稱快慢機,毛瑟廠則稱之為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產。另一個較少人知道的名稱是自來得手槍,許多人以為只有速射型稱為自來得,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自來得一直是這一類手槍在中國比較正式的通稱。在北洋政府陸軍部檔案中,有一份文件是1912年9月,陸軍部與德商禮和洋行(Carlowitz&Co.)簽約,購買:「七密里六三自來得毛瑟手槍二百桿,連有木匣手把,每桿連子彈五百粒,價計足銀五十八兩。共計足銀一萬一千六百兩。在天津碼頭交貨。關稅在外。」這是自來得手槍一詞,在1911年(民國元年)即已使用的明證,可能是最早引進的文件實例,而速射型要在將近二十年之後才出現。在美國,因為握把的形狀,一般稱之為掃把柄(Broomhandle),也有由中文翻譯而稱之為盒子炮(BoxCannon)的。許多人稱速射型為712型,並說這是毛瑟廠的型號,事實上這是德國GECO(GustavoGlenshaw)公司的目錄號碼,與毛瑟無關。許多人也稱盒子炮為C96(Construction96即96型),這是在歐洲常用的一個名稱,原先專指的是短管的盒子炮,與Bolo一樣,即有人所稱之為的警用型。所謂的Bolo,來自俄國的布希維克(Bolsheviks,俄國**的前身)黨人,因為3.9寸的盒子炮當時為其大量使用之故。中國的盒子炮來源有四種:一、中國各兵工廠以機械輔助生產的:這一類的盒子炮材質及加工品質較好,雖然仍擺脫不了手工裝配,零件不能互換等毛病,但整體而言,幾乎可以與舶來品相比。已知的生產廠至少有:漢陽兵工廠、鞏縣兵工廠、大沽造船所、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重慶武器修理所、衡陽軍械局等。二、修械所、廠、隊生產:這一類盒子炮為隨軍修械隊,在修槍之餘,也製造一些軍械。如宋哲元的西北修械所、湘西荼陵修械所、八路軍梁溝四所等。這一類的材質及品質差距極大,有的修械所設備好,材料供應好,則產品較佳。象八路軍那樣在敵後的修械所,因為鋼材來源斷絕,多半是用鐵道鋼加工而成。

三、私人游動修槍、造槍商販:這是一個特殊的行業,有如走方郎中。史料中說到河北、河南、四川都很多。由一人到數人不等,為地方豪強大戶、小股軍隊、土匪修造槍支,按客戶的意思,在一個地方住上十天半月,以手工打造。其品質依人而異,一般都烙印有原廠的一切印記,惟妙惟肖。當然,也有的印得不知所雲,可能是沒有原槍做樣子,只是師傅教下來,以訛傳訛。這類槍很多中看不中用,打幾發是可以,打多了就會出問題。有許多的表面處理非常粗糙,一看就曉得是手工打造。四、舶來品:主要來源是德國和西班牙,經由上海、天津等地的洋行進口。有一份文件是1924年9月10日,陸軍部與天津德商世昌洋行簽約,購買:「德國新式口徑七六三密理米突、槍筒九六密理米突、表尺一千米突之毛瑟手槍一千七百桿,連同空木柄及每桿子彈五百顆、甲(註:假)子彈一個、彈簧一個、弓簧一個、螺絲板一個、每桿凈收價洋七十整,共計價洋一十一萬九千元整。」本文件中的盒子炮,槍管核算起來只有3.77寸,相當特殊。1934年3月12日,中信局副經理李耀煌向蔣介石報告:「奉委員長電,渝,訂買廿響駁殼手槍五千枝,經尊查得德制老牌毛瑟一種,西班牙仿裝兩種(註:AstraSuperAzul,另外還有Royal),價格以西班牙之恩斯達牌低過德槍一元七角國幣。德槍結構雖屬較為堅固,惟槍桿稍短,以致射程亦少二百米突。如訂貨時要德槍加長槍桿如西班牙式,則射程當為一致。又,委員長曾電喻查捷克手槍,經尊查得捷克各廠無此種駁殼出售,合並陳明。」1936年國民政府財政部,開支列表中,有「購廿響駁殼手槍二萬枝附子彈二千萬發」一項,共280萬法幣。又如蔣介石致中國駐德商務參贊譚伯羽電報:「武昌,1938年3月1日:柏林。中國大使館譚伯羽先生:密。請即商訂德國八一迫擊炮300門,每門配炮彈3,000發,如有現貨更好。又購廿響駁殼手槍2萬枝,每枝配彈2,000發,如無現貨,則購買其他式手槍亦可。總愈快愈好,其價請速詳報。中正。」許多經商業渠道進口的德國盒子炮,在彈倉的左側,印有中文的[德國制]三字。有的人以為盒子炮就是10發,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6發、10發、20發都有,前兩者用的是固定彈匣,後者多為插入式。20發固定彈匣也有,但是極為罕見。

由以上的文件看來,抗戰前到抗戰初,中國買的都指定是要20發,買來當然是配到了中央軍去了。所以,說中央軍主要配發10響毛瑟手槍,也不是完全正確的。

德械師中的士官大多配用毛瑟「二十響」全自動手槍。他們攜帶著造型簡單的專用皮製槍套,只有半截,上下為開放式,毛瑟槍的木殼槍套直接插入其中。同時還配有毛瑟槍專用皮質彈匣包。正面有可裝20發彈匣的彈包12個,用皮帶扣系在後腰,「Y」字形肩帶分3點支撐彈包組。國軍毛瑟槍手在著裝時,先將槍套以左肩右肋或右肩左肋的方式背負,再將彈包組穿上,如此手槍套即被固定於彈包組之下,而不會晃動。





樓主,你看這些夠解決你的問題不,恰好我也喜歡研究這一段歷史,望採納~!

I. 國民黨軍隊軍服的變遷是什麼,為何國民黨軍隊的軍服五花八門

所謂的國軍,指的就是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雖然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從未停止,但一直到黃埔軍校成立後,國民黨才真正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也從這時候開始,屬於國民黨的國民革命軍才正式成立。當然也是從此時起,國軍開始有了軍服。

黃仁宇

而黃仁宇所在的第十四師,屬於陳誠的土木系,是國民黨軍隊嫡系中的嫡系。中央軍最受重視的嫡系部隊官兵待遇尚且如此,其他國民黨軍隊,尤其是規模龐大的雜牌軍的軍服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J. 1948年國民黨軍官制服是開領還是翻領

國軍的制式軍服是立領的,類似中山裝式樣


腰部增加一條腰帶

即便空軍的制服,也是這種,只不過兵種符號是帶翅膀的螺旋槳


現在電視劇里盛行混搭,實際上翻領的美式軍服是到了台灣之後才開始穿的,在1950年之前在正式場合沒人穿小翻領的軍服的。試想一下,如果軍隊開會,別人都穿07軍服,要是某人穿件美式軍服出席會是什麼樣子

看一下歷史照片就知道了


那種翻領的美式軍服的起源是70年代的一部電影《偵察兵》里第一次出現後,後來以訛傳訛,電視劇廣泛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