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野釣鰱鱅小魚鬧窩怎麼辦
第一招:以上帝視角對待
世界萬事萬物,禍福相依,利弊一體,小雜魚鬧窩,表面上確實令釣友們非常頭痛,但從上帝的視角來看,雜魚鬧窩彷彿並沒有那麼讓人無法忍受。
上帝視角一:能誘來小雜魚,就能誘來鰱鱅。鰱鱅餌料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要求,就是餌料霧化一定要好,尤其是在抽窩誘魚時。小雜魚被誘進窩子,證明鰱鱅餌料霧化還是可以的。
抽窩一段時間,如果該水域有小雜魚,也有鰱鱅,那麼一定是小雜魚先到,鰱鱅隨後才來,這是由魚的個體大小和數量多少決定的,個體越小、數量越多,自然搶食越快,想必釣友們都領略過小魚群搶食的速度和效率了吧。也就是說,餌料能誘來小雜魚,就能誘來鰱鱅,除非該水域沒有鰱鱅。
上帝視角二:小雜魚鬧窩,有助於鰱鱅加快進窩。小雜魚鬧窩,會將窩子的餌料攪動起來,形成較大范圍的立體的霧化帶,加快鰱鱅餌料味型的傳播速度。較大范圍的霧化帶和快速傳播的餌料味型,都會使得鰱鱅能夠更快地覺察到餌料窩料,從而加快被誘進窩子的速度。
第二招:反其道而行之
小雜魚鬧窩一般是在鰱鱅進窩前,或者鰱鱅進窩數量還相對較少時出現的。一旦大量鰱鱅進窩,開始正常覓食時,小雜魚就會偃旗息鼓、逃之夭夭了。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快把鰱鱅誘進窩子,也就順便解決了小雜魚鬧窩的問題。
採用手拋窩方式,加大窩料投喂量。將炒香麩皮、發酵豆腐渣等窩料混合,攥成團手拋至窩點,打上3、4團就可以了,不要一次性打完,應該多次補打,使得窩料在釣點附近,始終保持一大塊立體霧化區域。
增大餌團大小,加快抽窩頻率。在手拋窩基礎上,加大抽窩的餌團,由原來鵪鶉蛋大小,增大至小雞蛋大小就可以,還是始終要確保餌料的狀態和霧化,保持快速的抽窩頻率。
在抽窩誘魚時,不管是什麼魚口,不管漂像幅度大小,全部進行抓口,此時的抓口主要還是為了抽窩,更快得把鰱鱅誘進窩子。鰱鱅群進窩以後,窩子里的小雜魚就會跑得蹤影全無了,那時就要去抓那些沉穩有力的真實鰱鱅口了。
第三招:眼不見心不煩
如果你在抽窩誘魚時,實在不願看到小雜魚那雜亂無章的信號漂像,那就調整一下線組,調釣稍鈍一些,規避那些雜魚亂口,眼不見、心不煩嘛。
換大漂,加鉛皮。可以換個適度偏大一點的浮漂,增加適當的鉛皮,使得整個線組在更大的作用力下保持平衡;還可以放大魚鉤,或者使用加粗尾浮漂,使得小雜魚牽動線組需要更大的力量,可以有效規避和過濾掉不少的雜魚亂口。
小雜魚鬧窩時,沒有必要心煩意亂,更不能以減少餌料霧化去應對,相反我們要增強餌料霧化,加大餌量投喂,加快抽窩頻率,見魚口就打,盡快把鰱鱅誘進窩子。
浮釣鰱鱅,最重要的永遠是資源,最關鍵的永遠是誘魚,如果能夠快速地將大量鰱鱅誘到窩子里,你的作釣就已經成功了80%。
『貳』 冬釣鰱魚有哪些技巧
鰱魚不只喜酸臭,也吃甜美食物,有時用葷餌也能釣獲。當然,這要看漁塘水質和餵食狀況。
通常到小面積人工餵食的池塘,餌料足夠的條件下,甜美餌和紅蚯蚓的作用好;對鰱魚密度小,浮游生物多的大面積天然水域,仍是酸臭餌料的誘惑力大。
![](http://www.rainmeterskin.com/images/loading.jpg)
浮釣與底釣,哪個作用好
從鰱魚的生活習性而論,浮釣的作用應當好,有的釣友已經嘗試過了,《中國》雜志上也有介紹,都有必定收獲。
但從我多年釣鰱的實習來看,浮釣不如底釣。前者雖有吸引力,卻缺少穩定性,由於鉤餌懸於水中,經水浸泡而稀釋,魚兒撞動而散落,最終只剩下空鉤,魚兒是不會上當的。
而底釣卻恰恰相反,變浮釣的下風為優勢,餌料不斷補充到固定窩點,增強誘魚作用,加上滋味適宜,鰱魚就爭吞鉤餌,此刻,即是提竿起魚的機遇。至於底釣多深,不能一根而論,到目前為止,自己從1米左右釣到3.5米的深度,作用都極好
『叄』 釣鰱魚怎麼釣
1、釣浮打點,這種釣法用重點固定釣點,鉤組離鉛墜比較遠,一般調整好漂之後讓鉤組懸浮於水的上層位置,如果不用海竿用手竿的話,會在水面以下40~60厘米左右的位置,我們一般稱之為釣水皮,這種釣法需要先要精確的測水深,一般用拋竿比較多,手竿也有,但是多用7.2米以上的手竿作釣。
2、打底誘釣,這種釣法一般都用長的手竿作釣,不用鉛皮,用餌的重量帶提鉛墜,大團餌料進水直接沉底,因為鰱魚不吃顆粒或者絮狀餌料,只吃渣狀餌料,而且鰱魚不怎麼喜歡沉底,一般都是通過渣狀餌料進水後霧化上浮來吸引鰱魚開口吸食,因為釣組無鉛墜,餌團霧化後鉤組會上浮,但是此種釣法經常性會錨上魚,很少有正口。這種釣法一般選擇相對較淺的水域,一般水深在80~120厘米左右的水域比較合適,採用大浮力的浮漂,子線長度根據習慣來調整,但是雙鉤的鉤距最好放在8~12厘米左右,這種釣法主要就是錨為主。
3、懸墜釣法,釣半水,大浮力浮漂找底後,下鉤離平水大約40厘米左右即可,因為鰱魚吃口也比較狠,所以建議釣目放在2~3目即可,這種釣法基本不需要守窩,大約每15分鍾左右抽一次餌料,主要以打頻率為主,當浮漂先頂1~2目,然後下頓,馬上提竿即可。
『肆』 釣鰱魚遇到小鯽魚鬧窩怎麼辦
用大浮漂,重鉛皮,下落速度很快,釣深點。小魚會少點,如果繼續鬧,說明你釣點沒鰱子,或者換小鉤釣上一條小魚,剪去它尾巴,放到釣點去,我喜歡這樣搞。效果還行。或者弄一把粉狀料投到釣點,也能解決一下
『伍』 如何釣鰱鱅全解鰱魚怎麼釣
1、釣浮打點,這種釣法用重點固定釣點,鉤組離鉛墜比較遠,一般調整好漂之後讓鉤組懸浮於水的上層位置,如果不用海竿用手竿的話,會在水面以下40-60厘米左右的位置,我們一般稱之為釣水皮,這種釣法需要先要精確的測水深,一般用拋竿比較多,手竿也有,但是多用7.2米以上的手竿作釣。2、打底誘釣,這種釣法一般都用長的手竿作釣,不用鉛皮,用餌的重量帶提鉛墜,大團餌料進水直接沉底,因為鰱魚不吃顆粒或者絮狀餌料,只吃渣狀餌料,而且鰱魚不怎麼喜歡沉底,一般都是通過渣狀餌料進水後霧化上浮來吸引鰱魚開口吸食,因為釣組無鉛墜,餌團霧化後鉤組會上浮,但是此種釣法經常性會錨上魚,很少有正口。這種釣法一般選擇相對較淺的水域,一般水深在80-120厘米左右的水域比較合適,採用大浮力的浮漂,子線長度根據習慣來調整,但是雙鉤的鉤距最好放在8-12厘米左右,這種釣法主要就是錨為主。3、懸墜釣法,釣半水,大浮力浮漂找底後,下鉤離平水大約40厘米左右即可,因為鰱魚吃口也比較狠,所以建議釣目放在2-3目即可,這種釣法基本不需要守窩,大約每15分鍾左右抽一次餌料,主要以打頻率為主,當浮漂先頂1-2目,然後下頓,馬上提竿即可。鰱魚 (讀音:lián yú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又叫白鰱、水鰱、跳鰱、鰱子,屬於鯉形目,鯉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魚之一,四大家魚有: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屬於典型的濾食性魚類。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白色。胸鰭不超過腹鰭基部。各鰭色灰白。頭較大。眼睛位置很低。鱗片細小。腹部正中角質棱自胸鰭下方直延達肛門。
『陸』 釣大鰱魚,1斤多的小鰱魚鬧窩怎麼辦
浮子或漂往上推一點,釣了再深點就可以得大鰱鱅.
『柒』 釣鰱魚怎麼打窩
釣鰱魚常用的打窩方法:
1、雞飼料打窩法。取雞飼料1公斤備用,將50克酸奶溶解在500毫升水中混合均勻倒入雞飼料中攪拌均勻,將攪拌好的雞飼料握成團投入釣點即可。此方法可以很快的將鰱魚誘入窩內。
2、豆腐渣發酵法。取5公斤豆腐渣裝入塑料袋發酵3-5天後使用。使用時取出1公斤直接投入釣點即可。此方法對野生水域的鰱魚非常有效。
『捌』 在垂釣鰱鱅的時候,如何應對小雜魚鬧窩的問題
在垂釣鰱鱅的時候,如何應對小雜魚鬧窩的問題?
釣魚愛好者們在垂釣鰱鱅時,總會碰到小雜魚鬧窩的狀況。因為鰱鱅是中上層水生動物,只有開展浮釣,沒法象釣魚底層魚時,那般去避開小雜魚。雜魚鬧窩時,半水吃口雜亂、浮漂信號無序,還經常來個火箭口,打也點不著,拿它又沒辦法,搞得釣魚愛好者們苦不堪言。究竟該怎麼辦呢?魚樂介紹三招,輕松搞定浮釣鰱鱅時小雜魚鬧窩的問題。
一:以客觀心態對待
如果你在抽窩誘魚時,確實不肯見到小雜魚那亂七八糟的信號漂像,那麼就調整一下釣組,調釣稍鈍一些,避開這些雜魚亂口,眼不見為凈、眼不見嘛。
1.換大漂,加鉛皮
可以換個適當偏大一點的浮漂,提高適度的鉛皮,促使全部釣組在更高的相互作用力下保持穩定;還能夠變大漁鉤,或是應用字體加粗尾浮漂,促使小雜魚觸動釣組必須更高的能量,能夠合理避開和過慮掉許多的雜魚亂口。
2.,加大餌量投喂,加快抽窩頻率
小雜魚鬧窩時,沒有必要心神不安,更不能以降低魚餌做霧化去解決,反過來我們要增強魚餌做霧化,加大餌量投喂,加快抽窩頻率,見魚吃口就打,盡早把鰱鱅誘進打窩。
四:結語
浮釣鰱鱅,最重要的永遠是資源,最關鍵的永遠是誘魚,如果能夠快速地將大量鰱鱅誘到窩子里,你的作釣就已經成功了80%。
『玖』 釣鰱魚有什麼技巧
首先你是在人工湖還是一些池塘釣魚,臭餌的製作:臭豆腐7~10塊,臭雞蛋2~3個,面肥。豆製品各100克,攪碎拌和,置於密封容器內,放室外陰涼處,我一般會去一些賣飼料的地方買葵花餅摻在裡面。主要是臭、嗆、酸的味道。如果是用可以買到的餌料的話,一種是釣底,另一種是釣浮 1.釣浮餌料 東峻鯽魚餌6+雪花粉4+白粉少量 2.釣底餌料 東峻鯽魚餌4+錦龍4+雪花粉2 地瓜粉+速攻2號+ 大師3號 也是不錯的辦法。鰱魚屬水中、上層魚,其性情活潑,善跳躍,是典型的濾食浮游藻類的"肥水魚"。其攝食依靠口內特殊的鰓耙連成的海綿狀膜質片,將隨水進入口腔的各種藻類植物擋住、下咽。鰱魚終年攝食,但以夏季和秋季食量最大。鰱魚曾被人誤認為是鉤釣不到的魚,這是因為它只攝食水體中的浮游植物與有機碎屑,絕少光顧有形的各種固體釣餌。正是因為它的這一特點,釣鰱魚就顯得比釣別的魚難得多。
現在釣鰱魚最普遍的方法是使用拋竿定點浮釣,應用手竿釣鰱的人在近幾年不斷增多,但還有相當多的人很難突破入門關。本人採用手竿釣鰱魚也只有5年的時間,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採用手竿底釣鰱魚的方法。
1、釣具組合:採用4.5米或5.4米硬調竿(我一般使用4.5米竿),釣線、漂、墜、鉤完全按台釣方式進行組合,只是釣線要粗一點,魚鉤選用大號(一般7#以上)的伊勢尼鉤。
2、釣位選擇與調漂:選擇甩灣處或深入水面的突凸處及發現附近有鰱魚群的地方作為釣位,關鍵是水深應在1.5---2.5米,水太深鰱魚下潛困難(但不排除在3.5米時還可底釣鰱魚);調漂方式與台釣法相同,但稍靈敏一點好。
3、餌料:如果鰱魚的密度大,釣餌採用鰱魚商品餌,可不打窩,連打十幾竿大餌後,就可垂釣;如果密度較小,可用自己發酵製作的酸餌進行打窩,待發窩後,就可垂釣。另外,一旦發窩,再用什麼釣餌就不關鍵了。
4、漂象與提竿頻率:這是最關鍵的。漂象只要出現抖動、跳動、下頓,哪怕是再微小的動作,你都要提竿。提竿時,一定要抖腕。但你首先必須確認,進窩的是鰱魚,如果是其他魚,你採用此釣法就吃大虧了。
5、溜魚:剛一提竿發現魚上鉤時,應十分注意鰱魚的「前三沖」,鰱魚的「前三沖」很兇猛,脫鉤、斷線、斷竿一般都發生在此刻。只要小心謹慎地抵銷了它的「前三沖」,一般它就沒有什麼本事了。只要不是很大的魚,都要盡量拉出窩外溜魚,防止驚窩。
也就能說這么多,僅供參考,我不是高手,只是談一點自己的感受罷了。對於釣組而言,懸墜雙鉤比較合適。鉤用伊勢尼3-8號,拉餌用小,搓餌可大。主線和腦線搭配為2號和1號,4號和2號,5號和3號。大鰱魚上鉤的動作和一般的魚不同,提桿後第一感覺像掛底,大力托時像拉塑料袋,不顫不游,因為鰱魚反應慢。等你拉近前3、5米的時候快要看到魚了,會像小潛艇一樣平衡大力的向外游。如果你的線的強度不足以把魚拉回,最後結果就是「拔河」魚逃。釣鰱對漂要求不嚴,1MM以下的細長尾漂都可以。鰱魚在窩中主要聚集在中層,遛魚容易驚散,所以越短越好。最好粗線大鉤,拉來即抄。
『拾』 釣鯉魚的時候,窩里鬧鰱魚,怎麼辦啊
如果允許釣鰱鱅的話,剪鉛皮調高浮漂,換餌釣鰱鱅,也很爽的;如果不允許釣鰱鱅,可以把餌換成嫩玉米,鰱魚吃不到散落的餌就會慢慢離開的,再就是如果沒有嫩玉米粒,重開一份氣味輕的餌料,可以再餌里加膨化玉米粉來增加餌的粘度,減少餌料的霧化,同時少加水增加餌料的硬度,避開窩子釣窩子邊,這樣也能一定程度上避開鰱魚。